胜马财经:徐川 | 2025-05-19 | 浏览量:361582
作者 | 胜马财经 徐川
编辑 | 欧阳文
近日,双良节能(600481.SH)发布了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。尽管受行业环境影响,业绩数据出现一定波动,但深入剖析后可发现,作为工业节能设备龙头及新能源装备核心供应商,双良节能凭借技术积淀与市场拓展,在传统节能设备与光伏、制氢等新兴领域同步斩获突破,同时在数据中心液冷节能、海外大型绿氢设备等前沿赛道也取得亮眼成绩。
胜马财经注意到,公司去年全年溴冷机订单达9.5亿元,同比增23%;光伏板块单晶硅产能跻身全球前列,N型210系列产品实现批量供货,组件订单突破2GW,多晶硅还原炉市占率连续多年超65%,并中标阿曼5832万美元海外项目。
制氢业务推出全球领先的5000Nm³/h碱性电解槽,核心能耗指标创行业纪录。在《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等政策红利下,公司“装备制造+清洁能源”双主业协同效应显著,技术创新与产能规模优势持续强化,为能源转型和业绩增长打开长期想象空间。
节能设备基本盘稳固
接连斩获“大单”
作为业内老牌企业,双良节能在节能设备领域底蕴深厚,凭借长期积累的品质保障、技术实力以及市场洞察力,在工业节能设备及工程服务市场稳居行业前三甲。
胜马财经注意到,在溴冷机业务方面,2024年全年订单获取金额高达9.5亿元,与上一年相比增长23%;在供热市场,成功斩获北京大唐高井、天津陈塘庄燃气电厂等大体量项目订单,金额接近3亿元,持续巩固在大型能源项目中的市场地位。
在工业市场,积极拓展化工、冶金、制药等多个行业工艺包,累计获取订单近4亿元,展现出产品在不同工业场景的适配性与竞争力。电能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,在充电桩、储能电站等领域广泛应用,本年度收获34个合同订单,顺应能源结构调整趋势,为公司开辟新的营收增长点。
此外,公司的换热器业务同样表现出色,2024年全年获得订单超7亿元。而在凝汽器、汽化器产品领域,不断突破技术瓶颈,提升产品性能,扩大市场份额。
在数据中心液冷节能领域,双良节能展现出强大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。与宁夏电投合作,利用西夏热电厂低品位蒸汽余热驱动双良溴化锂机组,为数据中心提供冷量;同时配备3台1320KW热管理模块—空冷冷水一体式液冷机组,显著降低数据中心PUE和WUE指标,冬季还利用余热为市政供暖,实现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。
据悉,该液冷机组采用螺杆机+空冷模块+乙二醇内循环系统,以乙二醇溶液为冷却介质,既提高能效比、降低能耗,又降低制冷剂泄漏风险,为数据中心绿色变革提供 “冷” 科技支撑。
同时,公司积极推进CCUS(碳捕获、利用与封存)业务拓展,与中石化、华能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项目订单,助力工业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,在新兴环保领域提前布局占位。
随着《2024—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》等政策文件的出台,明确了节能降碳指标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,有望为双良节能的节能设备业务带来广阔发展空间。
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将来在数据中心领域,双良凭借在换热器等设备的技术优势,有望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建设中获取相应的产品机会,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,进一步稳固公司发展基本盘。
光伏与新能源业务
产能技术双提升
胜马财经注意到,2024年,双良节能的光伏与新能源装备业务实现了产能与技术的双重飞跃,营收占比显著提升,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。
单晶硅产能方面,三期产能顺利完成爬坡,总产能跃居行业前三位,具备强大的规模优势。在技术研发上,公司成功开发掺锑产品、36吋热场拉制的N型210单晶及N型210R矩形单晶,并实现大批量生产,满足了市场对高效、新型光伏材料的需求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。
光伏组件业务同样成绩亮眼,实现订单超2GW。发布的“银河”系列组件中的“鲲鹏”“玄武”“金乌”“麒麟”四款产品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设计,能够适应高温、高湿、高海拔等特殊环境,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、大型地面电站等项目,进一步拓宽了市场渠道。
在多晶硅还原炉领域,双良节能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过65%,牢牢占据行业主导地位。2024 年成功中标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,合同总价值达到5832万美元,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技术与质量的高度认可,更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此外,在海外大型绿氢设备领域,双良节能同样成果斐然。2024年底,双良新能源与印度ACME集团正式签署阿曼绿氢绿氨项目的绿电制氢系统订单协议,双良将为该项目提供多台套绿电制氢系统,并计划于2025年完成交付,此次合作进一步彰显了双良在全球绿氢设备供应领域的领先地位
尽管受到市场需求变化、竞争加剧以及硅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,光伏硅片与组件业务收入出现下滑,毛利率承压,但公司凭借在产能、技术、市场布局等方面的积累,为后续业务复苏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随着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,市场对高效光伏产品需求回升,双良节能有望凭借自身优势,在光伏与新能源装备市场获取更大份额。
制氢业务技术引领
打开增长新空间
制氢业务作为双良节能布局未来能源市场的重要一环,在2024年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,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公司充分利用在节能设备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,实现了节能与制氢业务在热管理、储能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,有效降低制氢成本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公司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Nm³/h电解槽产品,经国际权威机构德凯(DEKRA)认证,核心性能指标打破行业纪录,在电解效率、能耗控制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在此基础上,公司进一步发布了5000Nm³/h高性能碱性电解槽,该产品是目前全球产氢规模最大、电流密度最高、能耗最低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。通过技术创新,大幅降低了制氢成本,提高了制氢效率,推动了绿氢项目的经济性提升,为大规模绿氢生产与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案。
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,氢能作为一种高效、清洁的二次能源,市场前景广阔。双良节能凭借在制氢技术上的领先优势,积极与能源企业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,推进氢能在交通、工业、储能等领域的示范应用项目落地。未来,随着制氢产业规模化发展,双良节能有望在制氢市场占据重要地位,打开公司新增长空间。
客观来讲,双良节能在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虽面临行业挑战,但在节能设备、光伏与新能源装备、制氢等业务板块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转型成效初显。
公司目前已经明确了深化“装备制造+清洁能源”双主业发展路径,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,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,优化供应链与财务管理。随着清洁能源市场的持续扩容,双良节能凭借扎实的业务基础、前瞻的战略布局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,有望在能源产业变革浪潮中脱颖而出,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,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。
END
关注我们,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胜马财经诚意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上一篇:常熟银行的领跑逻辑与成长动能